请输入关键字

科学研究

产学研

内蒙古大学积极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学研用发展道路,充分利用学校宝贵的科研、智力、人才资源,鼓励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面向自治区经济建设主战场,通过规范的产业化运作,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促进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学校各学院、研究中心、实验室通过多种方式与政府、企事业单位合开展务实合作,十二五期间共进行19项科研技术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开展横向科技项目应用及服务288项,提高对地方经济服务的能力。

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项目中,实验动物中心李光鹏团队的“奶牛ω-3转基因技术”作价1500万元入股成立内蒙古内大圣牧高科牧业有限责任公司,以现代高科技企业为孵化基地,充分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奶牛新品系或新品种,极大提升奶牛单产水平及牛奶质量等级;化学化工学院博?格日勒图团队的“降脂保肝药用化合物的发明专利及创新技术”作价800万元入股内蒙古蒙药股份有限公司。

专利转让项目,化学化工学院苏海全团队“用钙基膨润土制备钠基膨润土的方法”专利、化学化工学院温国华团队的以“一种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制备具有交联结构的高吸水树脂的方法”等14项专利、计算机学院高光来团队“蒙古语语音数据及模型”专利、蒙古学学院斯?劳格劳团队“自治区政府系统蒙古文政务网站群平台软件开发服务”两项专利等多项应用性专利研究,均实现了转让及推广应用。

各学院深化校企合作,自然科学科研项目成果应用与服务在多领域不同层次开展。利用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班士良团队的“冶金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技术,与内蒙古日月太阳能科技责任有限公司联合,用包头山晟新能源公司与中科院半导体所合作研制的冶金硅片,进行太阳能电池的研制;环境与资源学院赵吉团队与内蒙古久科康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展“高含盐工业废水分盐零排放技术推广及应用研究”项目;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张若芳团队与内蒙古自治区标准化院合作开展内蒙古自治区马铃薯产业标准体系建设;生命科学学院刘东军团队与鄂尔多斯鄂托克旗内蒙古亿维白绒山羊有限责任公司(原内蒙古白绒山羊种羊场)合作,长期开展绒山羊现代生物技术新品种培育的科研工作;计算机学院蒙古文信息处理实验室开展蒙古文信息处理相关系统与软件的应用,启动上线了中国民族语言软件创新平台;化学化工学院与内蒙古自治区冶金研究院开展全面战略合作。

社会科学研究方面积极开展社会应用与服务。2014年开始,认真组织论证,参与竞标自治区社科规划特别项目“内蒙古民族文化建设研究工程”,充分发挥我校在民族文化领域的研究优势,共中标 37项,获准经费580万元,明显增强了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能力。

学校独资组建成立内蒙古大学奥都资产经营公司,孵化和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及相关的服务性企业,促进学校人才培养、科研开发工作与科技企业之间的结合,支持所出资企业对具有市场前景的重大科技成果进行产业化。公司代表内蒙古大学出资组建了内蒙古内大圣牧高科牧业有限公司、内蒙古山路太阳能电池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作为学校实现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载体,不断拓展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渠道,建立产业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平台。

2014年8月,经学校授权,奥都资产经营公司积极联合蒙羊牧业、蒙草抗旱、赛诺草原羊业、赤峰圣泉4家自治区农牧行业优秀企业,注册资本金1亿元(首期出资5000万元)组建成立“内蒙古草原生态畜牧产业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产业研究院通过机制体制创新,集聚政府资源、行业资源、企业资源和科技项目资源,促进协同创新项目平台与产业的融合发展。产业研究院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机制模式,得到了政府的支持与肯定,给予了补贴资金2000万元。

经过多年调研与准备,资产经营公司独资成立内蒙古大学奥都科技开发公司,整合校内丰富的研究资源、设备、人才,进行科技推广与应用服务,与校内外科研机构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与环境资源学院共同成立“内蒙古大学环境检测中心”,并已取得CMA资质证书;与国家动物转基因工程研究中心共同建设“内蒙古草牧业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旨在面向社会提供专业化的畜牧业检验检测服务。公司联合计算机学院、数学科学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与内蒙古创新互联网+研究院、赤峰圣泉生态牧业有限公司合作筹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及 “大数据分析技术内蒙古自治区工程实验室”,积极响应自治区大数据国家综合试验区创建工作,推动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实现“产学研用”一体化,推动自治区互联网+、大数据产业的蓬勃发展。